(1)技术风险
本项目实施技术风险低。一是本项目的参与单位均是参与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单位,拥有相关研究和实践基础,具备良好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现代化生产能力;二是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以示范区为基地,将研究团队、示范团队、管理团队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与示范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技术开发的现实性和集成技术示范效果的实用性;三是本项目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模式,牵头和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示范试验基础条件,合作单位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方向和成果。
(2)市场风险
本项目实施市场风险低。经过前期对市场适应性、先进性以及收益性做出充分的调研与科学的预测,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相应的市场风险。研究团队具有良好的学术科研素养,根据单位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并经由科研团队的共同分析,并结合研究基础、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确定了最低风险性的项目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来确保能达到预期的任务指标。
(3)政策风险
本项目实施没有政策风险。煤矿开采受瓦斯、火灾、水灾、矿压、粉尘、热害等灾害威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电事故、环境不良及安全管理缺陷等影响。煤矿安全监控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最重要的内容是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和灾害事故管控及其监管监察,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对此非常重视。现有的风险评估及风险辨识技术及装备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分级管控国家、地方和企业实际需求,该项目研究内容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研发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因此,该项目不存在政策风险。
(4)管理风险
本项目采用项目牵头单位与项目负责人总负责,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协同配合,专家技术委员会监督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从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验收和科研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严格履行管理职责,加强支撑服务条件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单位情况,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明确内部监督机制或专门人员的监督职责,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机制,加强内部审查,督促依法合规开展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以此减小管理风险。